專案實績

我們的專案

深耕全台
服務遍及各地

20 年來,山林水的專業足跡遍及台灣
從都市污水處理到高科技再生水,我們在全台各縣市累積了豐富的在地服務經驗

永康再生水廠

台灣第一座高科技產業再生水廠

楠梓污水下水道暨再生水系統

台灣第一件污水下水道系統 BOT 案

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

高科技產業用水廠

外埔生質能發電廠

全台首座廚餘厭氧發電廠

馬公海水淡化廠

第一座綠建築指標銀級海淡廠

力優勢環保

焚化爐底渣處理

我們的實力

深耕 20 年
專業備受肯定

感謝多年各方的肯定
每一個獎項與認證的背後都有團隊的努力、客戶的信任
以及我們對品質的堅持。

感謝多年各方的肯定
每一個獎項與認證的背後都有
團隊的努力、客戶的信任
以及我們對品質的堅持。

公共工程金質獎

第 16 屆 - 水湳經貿園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新建工程(含三年試運轉)
第 19 屆 - 台中市豐原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污水廠新建工程
第 21 屆 - 宜蘭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第 22 屆 - 水湳經貿園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金擘獎

第 17 屆 - 觀音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
第 18 屆 - 羅東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

公共工程卓越獎

迪化污水廠設備更新(109 / 111 / 112 年度)

產品碳足跡排放係數資料庫建置貢獻良多獎

109 年度

環境部第一屆淨水永續獎

水處理-能資源類-下水道系統類
台南市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

環境部第七屆資源循環企業獎

台中市外埔堆肥廠(綠能生態園區)

綠建築標章

豐原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管理中心(黃金級)
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再生水廠(黃金級)
鹿港福興污水下水道系統辦公廳舍(銀級)
彰化水資源回收中心(銀級)銀級智慧建築

環保署第 3 屆國家企業環保獎入圍獎

110 年度 - 力優勢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碳足跡證書

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
楠梓污水處理廠

ISO-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證書

宜蘭水資源回收中心
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
台北總公司

ISO-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證書

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ISO-9001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證書

觀音污水處理廠
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

ISO-17025 TAF 實驗室認證

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台南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
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

ISO-17025 NIEA 實驗室認證

楠梓污水處理

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認證

楠梓污水處理廠
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
中科污水處理廠
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彰化水資源回收中心
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再生水廠
屏東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二林污水處理廠
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
觀音工業區污水處理廠

國土署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評鑑(優等)

台南市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113 年)
宜蘭地區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113 年)

業主及主管機關水處理操作營運評鑑

累積 147 次優等紀錄

與我們聯繫

一起創造永續價值

永康再生水廠​

台灣第一座高科技產業再生水廠

專案類型「統包設計-建造-營運(DBO)」模式辦理
處理規模永康水資中心設計處理量達87,000CMD,永康水資中心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每日設計處理量達污水29,000 CMD;再生水第一階段8,000 CMD於111年供應南科,第二階段15,500 CMD於113年擴增通水,緩解高科技產業缺水風險
服務期間:2022-2037 年
業主單位:台南市政府水利局

簡介

近年來臺南市因社會快速發展、人口聚集及土地開發,河川污染問題日益加劇,乃由內政部營建署及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然為因應日趨嚴峻之水資源管理及氣候變遷之衝擊,且臺灣南部地區降雨豐枯明顯,旱季常有降雨量不足現象,導致缺水之狀況,除了倡導節約用水外,將都市污水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亦是面對未來水資源缺乏之因應方式。

  • 一滴水使用兩次
    永康水資回收中心為全台首座擁有穩定供應高科技產業再生水源的公共民生污水處理廠,可有效穩定供水提升區域水源穩定、降低產業與民生用水競爭以因應缺水危機。
  • 營運成果卓著,屢獲國家級肯定
    於112年取得「黃金級綠建築」與「合格級智慧建築」雙標章,113年再度於內政部國土署舉辦之「公共污水處理廠營運評鑑」及「再生水建設評鑑」中榮獲雙「優等」成績,並獲行政院環境部「淨水永續獎」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優良智慧建築作品」肯定,展現在環境永續與智慧化管理方面之卓越表現。
  • 強化系統功能,整合多項技術提升水質效益
    計畫整合三段A0+MBR、1pass+2stage RO及後除磷系統等工程設施,強化污染去除效率,確保處理後水質穩定符合再生水標準(BOD≦20 mg/L、SS≦20 mg/L、TN≦15 mg/L、TP≦2.0 mg/L),並維持鹽水溪放流水標準,兼顧水資源回收與環境保育目標。

🔗 臺南市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官網

楠梓污水下水道暨再生水系統

台灣第一件污水下水道系統 BOT 案

專案類型徵求民間參與興建暨營運高雄市楠梓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計畫案
處理規模75,000 CMD(平均日處理量)
服務期間:2006-2041 年
業主單位: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簡介

綠山林開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水資源與環境工程領域,承攬高雄市楠梓污水下水道系統BOT案,興建每日平均處理量達75,000 CMD的二級污水處理廠以及楠梓地區污水下水道管網系統,其服務面積約5,200公頃(包含楠梓區、蚵仔寮地區、左營軍區及大社、仁武區),總投資金額約為新台幣50億元。

楠梓污水處理廠採用綠建築工法興建,鄰近援中港濕地,地理位置優越,為推廣污水下水道建設與環境保育的密切關係,並提升市民對永續發展的認同與支持,本公司與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援中港濕地公園代管單位)合作,攜手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並於112年7月正式成立「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此中心是本公司推動環境教育、深化生態意識、傳遞環境知識的核心平台,期盼藉此凝聚社會共識,共同打造水與綠共生的幸福高雄。

🔗 高雄市楠梓污水處理廠官網

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

高科技產業用水廠

專案類型科學園區下水道系統代操作維護工作
處理規模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水量163,000 CMD,目前處理量 75,000~84,000 CMD
服務期間:自 2015 年執行代操作服務迄今
業主單位:國家科學及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簡介

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為中科管理局轄下污水處理量最大之污水廠,污水處理採三級處理程序,已建立完整的污染防設施與專業的操作管理,落實節能減碳與綠色生活,在層層嚴謹的把管之下,共同維護土地並回饋於在地鄉親。

本公司自104年起迄今擔任污水廠代操作廠商迄今,營運管理、環境教育、操作維護、稽查、分析、職安等皆累積豐富經驗及顯著績效,主要包含自主取得

  • 105年起取得ISO四合一認證(ISO14001、ISO9001、ISO50001、ISO45001),並持續維持認證效力
  • 105年3月取得環境驗驗所NIEA實驗室認證,並持續取得認證資格及展延許可,目前已累積取得14項許可證檢驗項
  • 106年全台第一個工業廢水產品碳足跡標籤(屬10噸級以上工業污水廠),並維持自主盤查工作,113年再次完成機構驗證取得換證證書(證書編號:201370002) 
  • 107年取得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累計迄今環教參訪人數達5,688人,111年榮獲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機構評鑑-環保/水能設施組(污水處理)評鑑優異單位,113年完成運用廠內廢棄機具布置彩繪廠區牆面,展現永續循環利用生命力,114年亦投入復育再地原生種植物,持續精進提升水資中心區域環境之永續發展量能
  • 111年自主增設污泥乾燥設備,最大處理量約15 Ton/day,將濕污泥含水率乾燥至約35%乾污泥,減量效益達50~70%,透過污泥乾燥達廢棄污泥減量效益,進而達到降低本廠碳排放量之目標。

🔗 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 –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 Facebook

外埔生質能發電廠

全台首座廚餘厭氧發電廠

專案類型廚餘厭氧消化/再生能源發電
處理規模每年處理30,000公噸廚餘/每年產300萬度綠電
服務期間:2017-2042 年
業主單位: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簡介

臺中市政府以ROT方式與禾山林綠能公司合作,整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由本公司導入全國首創廚餘厭氧消化系統,透過厭氧處理廚餘產生沼氣,再經脫硫純化後用於發電,副產物沼渣與沼液亦可再利用於農業,落實廢棄物資源化與循環經濟。園區為全臺首座以廚餘厭氧技術建置之生質能循環園區,已穩定營運六年,累積處理廚餘13萬公噸,創造1,450萬度綠電,減碳效益達7,000公噸,屢獲資源循環績優企業銀質獎、亞太永續行動獎等多項獎項肯定。園區亦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與綠建築認證,辦理逾150場綠能與循環經濟教育活動,累計超過5,000人參與,成為推動環境教育、綠能研究與全民永續行動的重要據點。

🎦 首創生廚餘發電技術:臺中外埔綠能園區 – YouTube

馬公海水淡化廠

第一座綠建築指標銀級海淡廠

專案類型馬公增建6,000噸海水淡化廠(馬公第二海水淡化廠第二期)新建工程暨委託代操作維護計畫
處理規模6,000噸
服務期間:2023-2038 年
業主單位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區管理處

簡介

打造澎湖永續供水的關鍵解方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劇烈,乾旱與降雨不均已成常態,對離島地區供水穩定造成極大挑戰。澎湖長期面臨降雨稀少與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甚至出現海水入侵造成地下水鹽化的情況。為因應極端氣候並改善水資源使用結構,行政院推動馬公海水淡化6000噸二期工程,導入智慧、高效、永續的海淡設施,提供穩定、安全的民生與產業用水。

本工程不僅是因應當前用水需求的即時解方,更是推動澎湖邁向自給自足、低碳永續島嶼的重要里程碑。

🔹 全年穩定供水,不受氣候限制
以海水為水源,不受季節與氣候變化影響,有效對抗乾旱風險,保障民生與產業基本用水。

🔹 提升澎湖自來水自給率
透過淡化水替代地下水使用,減緩地下水超抽與鹽化,確保地區供水安全與永續利用。

🔹 採用先進脫鹽技術,水質優良
使用反滲透(RO)與多重預處理技術,確保出水符合或優於自來水標準,提供潔淨可靠的飲用水源。

🔹 節能減碳,邁向綠色轉型
整合高效率節能系統與再生能源規劃(如太陽能輔助),落實環保與低碳理念。

🔹 鹵水排放管理完善,守護海洋生態
設計友善環境的鹵水排放系統,定期監控並符合環評規範,有效減少對周邊海域影響。

🔹 設施智慧化,自動監控與管理
全廠導入智慧水務管理平台,實現即時監測、水質預警、自動化操作,提高運轉效率與穩定性。

🔹 模組化設計,具擴展與示範效益
工程採可擴充模組,未來可視需求擴建,亦可作為其他離島或沿海地區推動海水淡化的參考示範。

🔹 對接國際標準,展現臺灣水技術實力
全案導入國際水處理與永續管理標準,展現臺灣於智慧水資源與淨水技術的研發能量與國際競爭力。

🔹應用技術—逆滲透法
是利用水分子及鹽類穿透逆滲透膜(RO膜)的能力差異性,而得以分離水與鹽分。若在RO膜兩側分別放置淡水及鹽水,水分子會從淡水側穿透RO膜流向鹽水側,直到RO膜兩側的壓力差等於滲透壓時才達到平衡狀態。若在鹽水側施加大於逆滲透的壓力,則鹽水中的水分子會穿透RO膜流向清水側,這種現象即為逆滲透。

力優勢環保

焚化爐底渣處理

專案類型垃圾焚化爐底渣處理
處理規模許可處理量為每月41,200公噸
業主單位:各縣市環保局

簡介:

力優勢公司於106年11月2日成為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為一般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許可證乙級處理廠,專精處理縣市環保局所轄垃圾焚化廠產出之底渣,許可處理量為每月41,200公噸,不論許可處理量與實際處理量均為全國第一。近幾年陸續榮獲環境部「循環經濟-促進再生物料循環利用績優企業遴選」一星級及最高等第二星級肯定;並參選國家最高環保榮譽獎項「國家企業環保獎」獲入圍獎狀等榮譽,彰顯本公司在環保技術與永續實踐上的卓越表現。

力優勢公司以創造公司、環境及社會三贏為目標,致力於促進再生材料循環利用,減少工程材料使用來連結循環經濟模式。依循環保署「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主要產出物為焚化再生粒料、鐵及非鐵金屬、衍生廢棄物;焚化再生粒料依據分級管制其用途,包含基地、路堤、港區等填築、道路級配粒料底層及基層、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磚品、紐澤西護欄及緣石之水泥製品、衛生掩埋場覆土(但不得作為最終覆土)等,並明定焚化再生粒料去化應優先使用於公共工程;為積極及有效幫助再生粒料之去化推動,力優勢公司係全亞洲率先採用全段濕式底渣處理技術之廠商,使進入製程的每一顆粒底渣均經過水洗,有效去除臭味有機物及重金屬化合物,所產出焚化再生粒料具有「不髒、不臭、不毒」之特點;目前已取得環境部所核發「環保標章使用證書」,期讓工程安心使用焚化再生料,除可減少開採天然土石資源,並可降低工程原料在運輸途中的碳排放量,使資源永續循環;彙整本公司113年共執行之案件,包含高雄案、屏東案、嘉義案、臺東案及澎湖案等縣市,底渣處理總量約27.6萬公噸(為歷年之最),另高雄路竹自辦廠已於113年12月正式營運(年契約量處理23萬噸),預計更可提供穩定的營收來源。本公司將持續秉持集團「創新」、「專業」、「品質」、「服務」的理念,持續朝「環境資源」及「循環再利用」領域發展;並輔以ESG概念面向為目標,持續關注與投資。

力優勢公司展望未來,除面對環保法規持續嚴苛修正的挑戰外,將依循我國產業發展目標由「5+2產業創新政策」升級「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到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目標;持續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理念化為實際行動,進一步使民眾對再生粒料有新的認識與信心乃至於資源循環再利用的觀念深植於心;並以審慎且精益求精的態度來面對未來的每一次挑戰與逐步落實資源循環及循環經濟目標邁進。